扬尘实时监测系统在中国的分布越来越广泛。为了检测不同环境下的空气质量,在城市增设了空气监测站。但部分地区存在相邻设备,但监测数据误差较大。那么如何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呢?
1、详细的监测指标
今天的空气污染与几年前不同。空气中有害气体较多。因此,有必要建立更详细的空气监测指标,以全面评价空气质量。比如PM2.5和PM10也是近几年的指标。除了这两个,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物监测主要集中在SO2、NOx、O2、Co、CO2等。由我们发现,必然会增加空气监测的范围,加深我们对空气质量的认识。
2、监测方案的科学性
扬尘实时监测系统空气监测方案是对全市空气质量监测形成周密的监测方案,其中涉及监测点的选择。监测点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具有代表性,否则不能全面反映城市整体空气质量。不同监测点产生的有害气体种类也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具体的监测仪器。考虑到监测效果和成本,建议采用多款功能集成的监测仪器。部分仪器可同时监测多种有害气体,可全面反映监测范围内空气质量的真实情况。
3、监测仪器和分析手段
传统的监测仪器,如SO2紫外荧光法、NOx化学发光法、CO分散红外吸收法、O3紫外吸收法等。这些方法在中国已经被广泛使用,有的直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但是,这些监测方法对于微粒监测效果不是很好,而且一些新的污染物无法监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空气监测技术的发展。如今,DOAS,即长光程差分光谱,因其方法非常精细而备受关注。使用180~600pm的光谱扫描范围,可在100~1000pm的线上监测多种污染物。操作机制也很简单。进入检测范围的不同空气污染物主要通过计算机计算,对影响因素进行修正。该方法可测量的气体成分包括SO2、NOx、O3、NH2、苯、甲苯、二甲苯等。
4、空气监测点分布方法
不同的监测对象有不同的监测点布置方式,在监测点布置时应考虑风向等影响因素。因此,扬尘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点分布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监测结果。而且点数也很重要。想象一下,设置几个监测点,在一个固定区域设置十多个监测点,得到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后者更接近真相。当然,监测点越多,设备投入越多,分析对象越多,空气监测部门的工作压力就会越大。因此,监测点的设置应具体考虑监测目的和监测成本。